很多人吐槽,教师编这种东西就该全面取消。
不过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教师编一旦全面取消,后果会很严重。
1.老板会跑路
去年,深圳厚德书院暴雷跑路闹得沸沸扬扬。
夫子内心波澜不惊,20多年前,咱就亲身经历过,当时夫子就读的民办学校就是倒闭的典型。
学校背靠房地产集团,对待教育就六个字儿:收收收、买买买。
每名学生缴纳10万多到20多万不等的“教育储备金”,学校只用利息搞投资,本金将来会返还。
学校掐尖买学生,彼时买来一位复读生,一不小心就考上山东省文科状元。
不过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事儿,遇到点外部危机,学校就可能凉凉。
家长也不傻,买的状元和自己的培养的状元能一样吗?
恰好当年政策调整、房地产危机,资金链断裂,负面消息不断,家长纷纷要求退学、退钱。
学校扛不住挤兑,一下子破了产:学生分流、老师遣散。
现在想想,那都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灰暗历史,夫子爸妈一遍又一遍的去学校要钱。
最后事情解决,但也成为了夫子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只有实力才属于自己
买来的东西终究要露馅
教育的钱无论如何不能乱动
贪图别人便宜就必然损失自己本金。
当初夫子所就读的民办学校遭遇的挑战,现在很多民办学校依然会从头到尾走一遍。
也正是因为在民办上过学,在民办任过教,夫子对民办教育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2.民办大不同
民办教师几乎是教育转型中最脆弱的群体。
前段时间,夫子从人口趋势、生源等对民办学校进行分析。
推断民办学校还有最后5年发展黄金期,民办教师应该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夫子跑过很多中外民办学校,从泰国到法国,从葡萄牙到西班牙,有幼儿园、小学,也有本科、大专。
对这些国家教育最直接的感触就是:
公立学校负责兜底,私立学校培养精英。
历史上,民办教育也对整个教育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比如老美的哈耶普斯麻,清一水的私立学校。
这些学校的特点明显,排名高,水平高,收费也贼高,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除非天赋异禀,否则根本读不起。
这些学校为啥学费收的高?因为大部分私立学校学费都是主要收入来源。
这就涉及公办、民办办学出发点的不同。
公办是公益兜底属性,民办是整体追求盈利。
夫子去拜访过很多国外的公立中小学,说实话,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学习氛围超级无敌差。
孩子们在学校整个就一放羊,下午两点放学,从学校到家里,穷人的孩子都在释放天性、快乐教育。
至于当地的有钱人,他们的孩子要么被送去大城市,要么在当地读私立,关于这个话题,夫子也跟当地朋友聊过。
私立的师资好,服务好,环境好,他们为啥不把孩子送去私立?
确实哪儿哪儿都好,但学费巨高,当地普通人兜比脸都干净,压根儿就读不起。
他们是完全市场化,市场化的事儿嘛,那就必须按市场供需来办。
当地穷人家的孩子,别管天赋优劣,大多数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被淘汰掉了。
但同样是公办教育,我们整体不但免学费,而且师资竟然要远比他们好得多得多。
你猜这是为啥?
夫子的留言区,涉及老师的话题,很多人拍手称快。
教师编要取消,老师的铁饭碗要碎了,太好了!
老师们寒暑假不能休息得培训、进修,太棒了!
都是打工人,老师凭什么不一样?!就该跟企业一样失业!
大家的心情,夫子可太理解了,毕竟,“社会苦老师久矣”。
对吧,咱拿捏不了其他行业,还拿捏不了老师你嘛?!
但咋说呢?凡事有利有弊,看完好的一面,也得来瞅瞅坏的一面。
既然全面取消教师编,彻底市场化,那谁将会是最大的受益群体。
3.谁将会受益
聊之前,先聊编制改革的一个现象。
这几年很奇怪,很多小地方的参聘制、备案制老师都招不满。
为啥招不满,我们从市场当中找原因。
你想去购买一项便宜、高效、服务好的产品,理论上不存在。
服务好又高效,巨贵
便宜、服务好,排队
便宜高效,服务一般
教育其实也是服务的一种。
很多小地方,又穷又偏,老师在这儿待着,不仅心里有委屈,而且钱给的往往也不够。
怎么样才能让优秀的老师在这儿安定下来,答案就是编制。
就是因为编制,老少边穷的地区也能吸引来还算不错的大学生。
假如编制取消,这些地方薪资差、收入低,环境不好、没吸引力。
人家留在大城市挣money不好吗?为啥要来投奔你?你跟人家大城市比,有啥吸引力、竞争力?
编制的诱惑在于:给予老师保障的稳定,老师让渡高薪的预期。
双方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不过现在平衡已然被打破。
编制取消,意味着预期的稳定没了,稳定没了,收入也就成了核心竞争力。
对于能力强的老师来说,这就是一道简单选择题:谁给钱多!就去谁那里!
市场化嘛,就得按供需。
4.穷人伤不起
国外就是这么干的,我们离这一步也不远了。
前面深圳厚德书院的事儿,就是很好的案例。
一年十几万的学费,家长捏着鼻子也争先恐后要把孩子往里送,甚至预缴两三年学费。
其实,这事儿换个角度也很好理解。
你是一能力很强的公办老师,但是没有编制,未来也不可能有编制。
现在有一私立学校来挖你,五倍于现在的年薪,干一年私立顶五年公立!
走不走?不走?!要么这老师真有钱,要么是这老师真有情怀,要么这老师真有病。
现实是很多公立学校的名师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诱惑,但很多都选择了拒绝,为啥?
嗐!不还是舍不得手里的编制嘛,选择编制的稳定,放弃高薪的预期。
很多普通人觉得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牛批,师资牛批。
错,归根结底是编制的力量牛批。
假如编制取消,别管校内上课,还是校外补课,全面推向市场。
你说想找个以前编内的牛师辅导一下,很抱歉,价格会高到你根本承担不起。
没了编制,意味着大部分老师的能力将进行市场化定价。编制是啥?是老师能力市场化定价的紧箍咒呀!
如果老师都没了编制,没能力的才追求稳定,有能力的都去追逐高薪,教育也就成了彻头彻尾的生意。
一切都用钱来说话,你说这场残酷的竞争中谁会伤不起?
答案是穷人,普通人。
不过现实是大部分穷人、普通人都在干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不是耻师、辱师,就是恨师、仇师。
到底是多大仇多大怨?
从事教育这么多年,夫子接触过太多乌漆嘛黑的事儿。
不过这么多国家和地区里,也只有我们的基础公办教育便宜、高效、服务好。
不过随着教师编全面取消,私立逐步跟国际接轨,一些编内牛师即将迎来美好的春天。
因为他们压根想象不到,一旦自己市场化,他们究竟能有多赚钱?
夫子现在就是不鸡娃娃鸡自己,拼命努力多赚钱,十年八年后去购买他们的市场化服务。
目前就教师编的取消趋势来说,这一天,属实不远了。
任何改革都是这样,没有绝对的善恶对错,有人受损,就一定会有人受益。
咱只不过是教育领域的天气预报而已,告诉你会有冰冻霜雪、风雨雷电。
咱只提供预报,不提供主意,至于避不避雨,防不防寒,大家自己看着办。
有网友说你这观点有点负面啊,其实现实生活当中夫子特乐观。
夫子人生法则很简单:做最坏的打算,持最好的心态,尽最大的努力,抱最大的希望。
至于剩下的,则通通交给运气,留给时间。
来源网络,侵删